证券一年有多少个交易日?影响因素及投资参考

说实话,刚入市那几年,我每天开盘前都会习惯性打开日历数日子——不是盼着放假,是真好奇:证券一年到底有多少个交易日?毕竟对咱们散户来说,交易日就是战场时间,搞清楚这个数字,心里才好规划怎么分配精力。

后来自己慢慢算明白了,证券交易日其实很好理解:简单说就是排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。咱们A股市场,周六周日肯定休市,像春节、国庆这种法定假日也闭市,有时候节前节后赶上周末还会调休,但交易所一般会提前发通知,调休后的周末要是工作日,也可能休市。

具体怎么算呢?拿平年365天来说,一年大概52周,周末就是52×2=104天。法定节假日方面,咱们国家全年法定假日是11天,比如元旦1天、春节3天、清明1天、五一1天、端午1天、中秋1天、国庆3天。不过这里有个细节,要是节假日和周末重合,会补休,但补休的周末是否开市,得看交易所安排,比如2023年国庆后补休的周日就没开市。所以大概算下来,365-104(周末)-11(法定假日)=250天左右。但实际每年会有小幅波动,比如2023年实际交易日是248天,2024年因为闰年多一天,加上节假日安排得巧,交易日到了250天。

知道一年有250个交易日,对咱们投资有啥用?我以前没太在意,觉得反正每天开盘就看盘。直到有次踩坑才明白——250天看着不少,但真正关键的决策窗口可能就那么几个。比如2022年有只票,我拿了大半年,结果在一个普通的周二,公司突然发了个商誉减值公告,当天直接跌停。后来复盘才发现,前三天其实有财经媒体提过这家公司的商誉风险,只是我那几天忙着加班,没顾上看研报,就这么错过了最佳止损时机。

那时候我每天至少花两小时看新闻、翻研报、刷股吧,收盘后还得整理笔记,累得不行,结果还是漏掉关键信息。相信很多散户朋友都有同感:交易日里信息太多了,政策变动、行业新闻、个股公告、机构研报……根本看不过来,更别说判断哪些是真影响股价的。

说实话,这两年我能稍微轻松点,多亏了希财舆情宝。它最让我觉得实用的,就是那个AI舆情功能。你想啊,250个交易日里,每天那么多消息,咱们散户哪有精力一个个分析?但舆情宝能实时抓取全网的信息,不管是新闻、研报还是股吧讨论,它都能通过AI大模型解读出来,直接告诉你这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,还会生成一份舆情报告。

举个例子,上个月我关注的一只新能源票,早上开盘前,舆情宝推送了它的舆情评分——85分,属于强烈正面。点进去看报告,发现是前一天晚上有机构发研报,说这家公司的新产能提前投产了,而且主力资金净流入了5000多万。就这两个信息,我当天就敢放心持有,后来果然涨了6个点。要是以前,我可能得翻好几篇研报才能拼凑出这些结论,等我分析完,说不定行情都过了。

更方便的是,它每天还会给股票打个0-100分的舆情评分,81-100分就是强烈正面,61-80分是正面,一目了然。我现在每天开盘前,花10分钟扫一遍自选股的舆情评分,低于40分的直接排除,高于60分的再重点看报告,效率比以前高太多了。

可能有朋友会说,这种工具是不是很贵?其实真不用有顾虑。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,你可以免费看舆情解析、研报解析,还有舆情评分和报告。像我刚才说的舆情评分和利好利空消息汇总,每天都能免费看几个,足够咱们日常筛选股票用了。就算想深入用其他功能,会员价格也不高,比起咱们踩一次坑亏的钱,这点投入真不算啥。

对了,它还有个公众号推送功能,你设置好自选股之后,要是个股突发利空,或者行业出了利好政策,它会直接推消息到你微信上,不用整天盯盘。我现在基本不怎么看盘了,偶尔看一眼舆情宝的推送,就能知道市场在关注啥。

如果你也觉得250个交易日里,自己没时间没精力吃透所有信息,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。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,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希财舆情宝,就能免费体验。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舆情评分和报告,说不定就能帮你避开一个坑,抓住一个机会。

投资理财

股票

希财舆情宝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