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從產蛋開始算起,到第400~450天左右,除非提前採取強制換羽等特別手段,去重啟產蛋循環,否則蛋雞就會因為生不動了而被淘汰。 自然生活的雞,平均可活7年到8年,蛋雞因為終其一生只有下蛋的任務,等到任務終了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,也就是其生命結束之時。
url: 勤億蛋品 https://tw.chinyieggs.com/library/18/
蛋雞的產蛋能力與其產蛋生命週期有多長?
從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近年統計資料顯示,每隻蛋雞每天約產0.7~0.8粒蛋,換算下來一年約產260~280粒蛋左右,換算成小時數,即大約每28小時產下一粒蛋。當然,該數據只是概估值,蛋雞的產蛋率還是會隨品種、飼養型態、氣候環境等不同,而有差異。
至於蛋雞的生命週期,一般而言,從產蛋開始算起,到第400~450天 (13~15個月,亦有寫不足兩年,註1) 左右,除非提前採取強制換羽 (雞產蛋 8 個月後,產蛋量開始下,讓蛋雞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,絕水絕糧,使其開始換羽,註1) 等特別手段,去重啟產蛋循環,否則蛋雞就會因為生不動了而被淘汰。
(註1:https://fooduncovered.org/2014/08/24/howmanyeggscanhenslay/)
自然生活的雞,平均可活7年到8年,蛋雞因為終其一生只有下蛋的任務,等到任務終了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,也就是其生命結束之時。至於最「夭壽」的是肉雞,一般壽命只有短短兩三個月,就祭了大家的五臟廟。
蛋雞從出生後要養多久才會開始下蛋?
一般蛋雞場買進小母雞,再自行養大到可以下蛋的成熟母雞,這中間約需三個月;至於前一階段由中雞場將小雞孵出再餵養到一定體型出售,這階段也需三個月左右。兩者相加後,代表蛋雞從孵化到能開始下蛋大約需要六、七個月的時間。(另註2:從出殼到產蛋要120天左右(約18週))
季節與天候會影響蛋雞的產蛋表現嗎?
凡遇夏天高溫或冬季寒流等極端氣候,皆會影響雞隻的下蛋意願,造成產蛋率降低
另一網頁資料:
註2: https://tinyurl.com/2h7gnrlj
蛋雞的生長週期一般為500天左右,從出殼到產蛋要120天左右(約18週),產蛋300天以后產蛋性能就下降,基本上在470~500天左右就淘汰。(待釐清)
新聞:
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,自2021年11月起,彰化以南的產地日夜溫差超過10度的天數,相較於以往多了很多。而一旦出現日夜溫差大的情況,就會影響到產蛋效率。(https://news.pts.org.tw/article/578578)… 根據農委會的說法,缺蛋現象會發生,首要原因是冬天早晚溫差大。但《獨立特派員》再循線追蹤,發現蛋荒源頭要回溯至更早的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3級警戒期間。
…「當時大家尚未接種疫苗,傳統市場都沒有生意。」蛋農陳秋池說,疫情導致當時雞蛋銷量不好、蛋價長期低迷。而原本蛋農會定時把產蛋率低的老雞汰換成產蛋率高的年輕雞隻,但在蛋市冷清的窘境下,蛋農便開始放慢汰換的腳步。
… 這次的缺蛋事件除了氣候和疾病因素外,飼料價格漲不停也讓蛋荒雪上加霜。
…「從2021年10月份起,飼料價格開始劇烈幅度波動,幾乎每個月都會公告上漲。」張建豐說,每次的漲價幅度都是以往的雙倍,光是自家就多了快要三到四成的支出。
… 而當飼料變貴,一般包銷制的蛋價卻無法反映蛋農增加的成本,政府以平穩物價的理由介入凍漲,導致蛋農利潤大減甚至賠錢,生產意願也隨之降低。而張建豐因為自產自銷,蛋價可以隨著飼料成本自行調高,受到的影響也相較一般包銷制的雞蛋市場來的小上許多。
即便農委會宣稱,目前已讓蛋價回歸市場機制,可是蛋農仍舊覺得政府對蛋價有所干預。蛋農認為,目前的蛋價依舊與飼料成本不成比例,而他們還得面對俄烏戰爭導致飼料越來越貴的問題。
分享此文:
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(在新視窗中開啟)
X
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
喜歡 正在載入...
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