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列不齐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牙齿排列异常、上下牙弓关系异常,表现为牙齿排列形态上参差不齐,上下牙弓不对称,牙弓与颌骨关系不协调及功能上的障碍。
1、原因
遗传因素:人类演化过程中由于咀嚼器官功能表现出逐步退化减弱的趋势,而且各咀嚼器官之间退化不平衡,肌肉退化最快,颌骨次之,牙齿退化最慢,另外牙齿及颌骨的形态、大小也受遗传的影响。环境因素: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出现牙齿萌出或脱落的时间顺序异常,导致牙列拥挤、长期咬下唇等口腔不良习惯,可造成下前牙舌倾、拥挤,另外长期使用精细柔软的食物可使颌骨发育受到影响,导致牙量骨量的不调。儿童早期的习惯:包括吮吸拇指、啃咬物品等,这些习惯会影响上下颌骨发育及牙齿的排列。口腔损伤:牙齿受到外力撞击或摔跤等意外情况,也可能造成牙列不齐。正畸治疗不当:在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时,如果医生技术不当或者患者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,也可能导致牙列不齐。2、危害与影响
牙齿功能方面:由于牙列不齐,牙齿错位,刷牙时可产生很多死角,不易清洁,牙龈炎的发生几率较高,且容易导致蛀牙,引起一系列的症状。另外,牙列不齐可降低咀嚼效率,容易造成颌创伤,从而导致牙周损害。美观方面:牙列不齐通常伴有美观方面的问题,微笑或者露齿的情况下,牙列不齐会导致人美观的第一印象下降。心理与社交方面:牙列不齐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交,使人感到自卑和不自信。3、治疗方法
牙列不齐的治疗方法包括正畸治疗、修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,其中,正畸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,通过矫正器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,达到矫正牙列不齐的目的。修复治疗则是通过修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来改善牙列不齐,如贴面、烤瓷牙等。手术治疗则适用于严重的牙列不齐,如颌骨发育异常等。预防牙列不齐主要通过孕期保健和平时良好、正确的饮食习惯,以及幼儿时期的疾病预防,如孕妇需保持良好的营养平衡,适度补充维生素和钙质,避免风疹等传染性疾病,避免外伤和大剂量放射线照射,禁止服用致畸药物。婴幼儿期预防急性传染病,如麻疹、水痘,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,影响牙齿形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