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池正负极及正负极对应关系分析
Xiho
四月25 2025
锂电池中正极、负极、正极、负极的对应关系及命名逻辑如下1.函授(1) 放电时 (电池作为电源工作时):正极=阴极(发生还原反应,获得电子)负极=阳极(发生氧化反应,失去电子)。(2) 充电时 (电池充电如同电解池):正极=阳极(发生氧化反应,失去电子)负极=阴极(发生还原反应,获得电子)。2. 命名逻辑(1)正负极的划分依据潜在差异:正极是电位较高的电极(电流流出的一端),负极是电位较低的电极(电流流入的一端)。当前方向:在外电路中,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。(2)阴极、阳极的划分依据反应类型:阴极:发生还原反应(获得电子)。阳极:发生氧化反应(失去电子)。电化学定义:法拉第提出,与反应方向有关,与电流方向无关。(3)命名矛盾与协调标准规格 (如GB/T 2900.41):阴极/阳极按反应类型定义,正极/负极按电位定义。历史习惯:在放电场景(原电池模式)中,正极和负极与阴极和阳极重合,因此习惯上将正极称为阴极,将负极称为阳极;但在充电时需要明确区分。实际应用:为了避免混淆, 锂电池 本领域通常根据放电状态来命名正极和负极,但在充放电的动态过程中,需要将正极和负极的概念结合起来。命名系统 锂电池 电极将电化学反应的本质(阴极和正极)与描述电路的需求(正极和负极)相结合。两者在放电时重叠,在充电时互换角色。这种双重定义不仅确保了电化学理论的严谨性,也满足了工程中描述电流方向的需求。
电动汽车锂电池为何碰撞后易起火?内部结构及热失控机理分析
全面解析动力电池的奥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