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记本 CPU 温度达到 90 度一般不会立即烧坏,但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。具体如下:
对硬件的损害方面:
电子元件老化加速:长时间处于 90 度的高温环境下,笔记本内部的电子元件会承受较大的热应力,这会加速它们的老化过程,缩短硬件的使用寿命。比如电容等元件,长期在高温下可能会出现电解质干涸、容量下降等问题,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。
焊点松动或虚焊:高温会使笔记本主板上的焊点受热膨胀和收缩,久而久之,可能导致焊点松动甚至出现虚焊的情况,这会影响电路的连接稳定性,使笔记本出现故障,如死机、蓝屏等。
对性能的影响方面:
CPU 自动降频:现在的笔记本 CPU 都有过热保护机制,当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,CPU 会自动降低频率以减少发热量,从而保护自身。当 CPU 温度达到 90 度时,很可能会触发这种保护机制,导致 CPU 的性能下降,影响笔记本的运行速度,使电脑变得卡顿。
系统稳定性降低:高温会影响笔记本内部各个硬件组件的正常工作,除了 CPU 降频外,还可能导致内存、硬盘等其他部件出现异常,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降低,容易出现死机、自动重启等问题。
不过,现代笔记本电脑在设计上通常有温度保护措施,当温度过高时可能会自动关机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,以避免硬件损坏。但如果笔记本长期处于高温状态,即使没有烧坏,也会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因此,当发现笔记本 CPU 温度过高时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散热,如清理散热器灰尘、更换散热硅脂、使用散热底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