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cronesia 指的是关岛附近一个区域,包括了关岛(美)、北马里亚纳群岛(美,首府塞班)、帕劳、Micronesia联邦、马绍尔等三个国家和两个美国特区。这里的人说各种各样的密克罗尼西亚语,然而在机场、银行、旅店、餐厅,以及大部分社交场合,人们却通用日文。
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会说日语,他们见到亚洲人也先讲日文,而且及其流利,绝对不是简单的词汇和词组。反倒是英文相当生疏,讲起来的速度也比日文慢多了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日文是当地真正的“第一语言”,是什么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,这是为什么呢?
当地人会讲日文,因为日本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极大。这个影响力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就进入密克罗尼西亚地区。日本接管了德国在亚洲的大部分殖民地,包括这一地区的一些海岛。由于海岛上地广人稀,日本从本岛引入了大量的日本移民,仅塞拜一个岛屿就移入了4万多日本移民,那时候塞班岛上的土著不足4000人。
这就是所谓的开拓团吧,他们在岛屿上工作、繁衍不久的将来,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日本领土了。为了能给日本人工作,并和“主流”社会交际,当地人必然需要学习日文。进入“政府”学校,也需要学习日文。这样一来,当地人能讲日文也就不奇怪了。
除了历史上的原因,经济社会中一切都是向钱看的,经济因素决定了人们对语言的选择。能说日文就有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机会,因为岛上大部分消费者是日本人,而大部分日本人只会说日语,或者说一种别人听不太懂的西方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岛国小民选择学习日文也就不奇怪了。除了日文,岛上还能找到日本式的食物、娱乐场所、商品等等,从某种角度上说,这里就是小日本。
此外,这里不仅热带风光秀丽,且保存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,以及“纳马杜”古城堡、“石币银行”等古迹。由于人口少,交通也颇为落后。四大岛设有国际机场,且每日都有航班。来往外岛靠中、小型船舶,可尽情享受美丽风光。